移植每年於美國加州聖荷西舉辦的GTC技術大會,Nvidia今日 (7/8)首次在台舉辦GTW技術活動,吸引超過600名專業人士報名參加,分別以虛擬桌面架構、高效能運算及視覺化應用作為主軸。此外,Nvidia也宣布與台北大學成立嵌入式GPU聯合實驗室,將具體推動嵌入式GPU技術應用發展。
|
在此次首度在台舉辦的GTW技術活動,主要移植每年於美國加州聖荷西舉辦的GTC技術大會,分別以虛擬桌面架構、高效能運算及視覺化應用作為主軸,並且吸引超過600名專業人士報名參加。
除邀請多位產學人士於活動期間分享應用案例,Nvidia也邀請台灣出身的美國太空總署專案計畫主持人、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太空科學及工程中心研究科學家暨CUDA會士,同時身兼台北科技大學國際講座教授黃柏銘博士擔任主題演講,並且代表台北科技大學與Nvidia宣布合作成立嵌入式GPU聯合實驗室,未來將具體推動嵌入式GPU技術應用發展。
此次活動中,Nvidia同時宣布將捐贈多套Jetson TK1嵌入式開發板,藉由產學合作加速台灣嵌入式機器視覺應用開發發展,進一步將機器視覺、平行運算技術成果應用於車載、機器人等複雜載具。
Nvidia表示,藉由此次與台灣科技大學合作,希望未來能在台灣地區激發更多嵌入式視覺應用成長。
在現場也同時展示以Jetson TK1開發版用於嵌入式視覺運算成果,在搭配高效能攝影機模組,即可用於複雜影像分析運算,進而能應用在監控攝影,發揮持續追蹤移動物體、判斷拍攝物體,或即時分析影像中物體動作。此外,Jetson TK1開發版也能應用於行車間針對道路邊線進行持續追蹤,確認行駛過程是否偏移道路,或是距離前車過近等情況。
而針對GPU應用在巨量資料運算的效能表現,黃柏銘博士也說明GPU應用大約從2005年起開始有顯著成長,配合顯示架構、記憶體頻寬、資料傳輸速率增加等情況下,過往需要大量處理器與主機構成的超級電腦效能,如今僅需要搭配更少數處理器與少量GPU元件即可發揮接近的效能表現,也因此後續推出的超級電腦均導入GPU平行運算設計,除了提供更充裕的運算效能,同時也能間接降低運算時所需電力、散熱等損耗。
|
